为一种便捷的消费方式,单用途预付卡(即储值卡)消费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只要打开皮夹,十有八九能看到健身卡、美容卡、购物卡等储值卡的身影。
值得注意的是,储值卡在给消费者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问题,可谓让人欢喜让人忧。近期商务部《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下称“办法”)的出台,对单用途卡购卡进行了一定条件的规定,引起市场的一系列反应。
实名制制约市场?
商务部出台的该“办法”规定,“对购买(充值)记名卡和一次性购买(充值)1万元(含)以上不记名卡的单位或个人,发卡企业应进行实名登记。”登记范围包括个人、单位、代理购卡、合法支付机构等。
该“办法”同时规定,单位一次性购卡(充值)金额达5000元(含)以上或个人一次性购卡(充值)金额达5万元(含)以上的,发卡企业应通过银行转账方式,不得收取现金;同时应核对转出账户所有人和购卡人身份信息的一致性,并对转出、转入账户名称、账号、金额等进行逐笔登记。记名卡可挂失,不设有效期;不记名卡不能挂失,有效期不得少于3年。单张记名卡资金限额为5000元(含),单张不记名卡资金限额为1000元(含)。
家乐福北京某店售卡处工作人员表示,该商场现在只出售面值200元、300元、500元和1000元的不记名购物卡,不出售大面值的记名购物卡。购卡同时还必须缴纳4元工本费,购物卡有效期3年。此外,购物卡不退余额。同时工作人员称,购买大面值的购物卡需要按照国家规定登记相关信息,他们不做这项业务,“您要是想买大面值的,就去其他商家,我们这里不卖。”
实名制购卡后对储值卡市场的影响,卡保平台认为:“此举对买卖储值卡的黄牛,还有整个利益链条肯定会有影响。只是从长期来看,市场的规范是一个必须经历的过程,所以还是得实名制。”
“坑爹”的储值卡?
储值卡好买,预付式消费却不是人人玩得转的。自储值卡行业兴起以来,不少消费者被这张卡“卡住”过。商场、超市、书店为主的百货超市类购物卡的纠纷相对较少,美容美发、洗浴、健身、餐饮等生活服务类的储值卡则是风波不断,是消费投诉的“重灾区”。
投诉中常见的问题是商家在储值卡的使用细则上单方面制定“霸王条款”,消费者被强制消费,比如消费满多少额度才可用卡付款多少元。有的美容美发店、洗染店规定一些项目可以用卡另一些则不可以……借口五花八门,用卡的时候总有消费者和店家争论不休的情况。这些倒还好,有的商家是发完卡后直接关店走人,再也难觅芳踪,以美容美发行业最为普遍。
卡保平台市场人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储值卡实名制对于消费者来说是一件好事。“实行实名制有利于消费者资金的赎回,算是完善了退出机制。”
厦门光合作用书店关门后,购买了该店购书卡的消费者就在厦门某BBS网站上发布了维权帖。某网友说:“很多人手上还有光合作用的购书卡吧。这时候真不知道怎么解决。有谁知道有人出来收购吗?集中到一人身上好维权啊。”
但另一位网友回帖道:“整个诉讼过程是漫长的,还要自己先支付起诉费用,就算起诉赢了,法院判下来也是先还银行贷款、员工工资、然后水电费,最后看剩下多少资金才按起诉金额比例支付给供应商货款、房租及储值卡。不是你手头有多少金额的购书卡就能赔你多少钱的,1000元面值执行时只拿到20元都有可能。”
消费者会自己购买储值吗?来自深圳市的Vivienne向记者表示:“除非去美发店、美容馆,购卡之后能享受很高的折扣,否则我不买。万一店家跑了怎么办?”
Vivienne认为,超市的购物卡主要还是来自单位派发的福利,但即便是自己拿到购物卡,她的想法是:“赶紧拿去卖掉呀,套现多好!自己小家小户的,根本不太需要在超市里花那么多钱。”
Vivienne的说法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卡保平台市场人员认为:“从整个市场看,消费者自己购卡的比例还是比较小的,主要是礼仪来往。推行实名制购卡主要应该是为了防止腐败,规范企业的购卡行为等。”
购物卡现状调查
记者从北京沃尔玛、京客隆、法宝等超市了解到,目前超市购物卡的销售仍在进行,但是对于大面值的购物卡则是态度比较审慎。法宝超市售卡部工作人员表示,他们只针对个人售面值100元、200元、500元的购物卡,1000元以上的购物卡需由分店柜台向总部申请定制后出售。而5000元或者以上面值的则必须登记个人或者单位的详细信息,但出售情况较少。
京客隆超市目前也只出售面值1000元以下的购物卡,在此范围内没有额度限制,不过在部分便利店或偏远郊区的超市可能不能使用。
沃尔玛方面规定,单位或个人购买该商场面值5000元以下的购物卡无需实名制,购买5000元以上(含5000元)则需提供相关证明。同时,该商场出售面值30元至1000元的购物卡,无需记名。
考虑到目前电商平台入驻商家多、经营素质不一、服务质量和诚信度不高等问题,“卡保”平台对与其合作的商户有较高的选择标准,“卡保”首先会对合作商家进行前期的资质审查,替消费者把关,规避消费者在办理会员卡时处于弱势的风险,减少霸王条款的存在;同时对于商家在“卡保”平台出售的单用途预付费卡内容进行审核,对于存在不合理性、隐性欺诈、服务不对等、夸大会员卡内容等问题的单用途预付费卡不会核准其在“卡保”平台推出,有效帮助消费者在办卡前期规避办卡风险。
为更好的保障消费者的权益,“卡保”平台首次提出余额理赔服务,在“卡保”平台推出的单用途预付费卡,涉及发卡商家倒闭、撤店或经营模式变更等情况时,用户通过“卡保”平台办理的单用途预付费卡卡内余额将由“卡保”平台赔付。这也从根本上解决了消费者在考虑办理会员卡时的最大顾虑。同时加入“卡保”平台的商家也成为一种诚信的象征,“卡保”平台通过独创的银行全程资金监管 + 逐次消费实时转账 + 商家倒闭银行赔付的运营模式,有效的保障了消费者与商家的合法权益,创造诚信的移动互联交易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