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环球市场 > 财经 >

中国全力援非减少输入性埃博拉

2014-11-03 22:20 来源:  
摘要: “根据当地卫生状况和项目的实施条件,部分中国投资合作企业按照自主决策的原则,减少了非必要的工作人员,但是绝大部分中方员工仍坚守在生产和施工的现场。截止到目前,未发

  埃博拉,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当下,俨然已经不是西非自己的问题了。世卫组织于本月17日更新的疫情数据显示,截至10月14日,几内亚、塞拉利昂、利比里亚、尼日利亚、塞内加尔、西班牙、美国等7个国家共有确诊、可能感染和疑似埃博拉病例9216人,4555人已死亡。

  “到目前为止,没有我方医务人员埃博拉感染的情况,也没有中国公民在境外感染埃博拉疫情的情况。” 卫计委应急办副主任王文杰在11月3日国新办会议上表示。

  把埃博拉控制在西非内,是防控埃博拉全球传播的最为有效的方式,在西非经济、医疗状况不佳的情况下,援助似乎来得比较直接。

  据商务部副部长房爱卿在此次会议上介绍,中国政府自今年4月至9月先后组织实施了3轮援助举措,向13个非洲国家提供了防护救治的物资、粮食食品及现汇援助,派遣了公共卫生专家组和医疗队,提供了生物安全的实验室,向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非盟等国际和区域组织提供捐款等。向疫区三国分别提供200万美元粮食食品援助;向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和非盟各提供200万美元的现汇援助;向联合国应对埃博拉疫情多方信托资金捐款600万美元。

  “目前,中方已向疫区派出医疗人员225名,预计派出人数将达到800人。利比里亚援建一所约100张床位的治疗中心,并且要负责运营,6个月内,中国政府将派出3批共480名医护人员,每批160人。”房爱卿表示。

  据援非工作人员表示,派出的援助队伍的工作场所主要是在中国政府依托中方已援建的中塞友好医院、中几友好医院、利比里亚体育场等设施,同时增建塞拉利昂生物安全实验室,新建利比里亚治疗中心等硬件设施,另一方面向疫区国家派出医疗队和公共卫生专家,开展病毒检测、培训当地医护人员。

  “在工作之余,我们还向中国的企业进行培训,培训如何自我防护埃博拉。目前还没有中国籍的人被感染埃博拉。”一位援非工作人员表示。

  据商务部统计,截至2014年10月31日,在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马里、刚果(金)五国从事投资合作的中国企业工约200余家,企业人数总计约8500人。在疫区邻国,尼日利亚、加纳、几内亚比绍、贝宁、多哥、科特迪瓦等8国中国投资合资企业共约440余家,企业人数约23000多人。

  “根据当地卫生状况和项目的实施条件,部分中国投资合作企业按照自主决策的原则,减少了非必要的工作人员,但是绝大部分中方员工仍坚守在生产和施工的现场。截止到目前,未发生中国投资合作企业派出员工感染埃博拉病毒情况,在疫区的中国投资合作企业总体的运营是稳定的,并无大规模撤离的情况发生。”房爱卿表示。

  虽然当前中国还没有埃博拉输入性病例,但是无法控制未来不出现,在援非的同时,中国的防控也在紧锣密鼓的进行。

  据疾控局副局长贺青华介绍,制定了一系列的埃博拉出血热防控工作方案,从口岸到病人的转运、到医院防控感染、到实验室生物安全等一系列防控方案。以这一系列的防控方案指导各地开展相关的密切接触者的隔离室观察、疫情发生国来华人员、发热病例的筛查等应对工作。同时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完成了对全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救治机构、院前急救机构等专业机构的人员培训。在全国确定了定点救治医疗机构,培训了一支国家级的埃博拉出血热的诊疗专家。同时依法开展口岸疫情防范,将埃博拉出血热纳入检疫传染病管理,加强埃博拉疫苗检测试剂和治疗药物的开发等科技攻关,成功研发了埃博拉出血热病毒核酸的PCR检测试剂。

  “援非的所有的医护人员回国后,都应该采取为期21天的隔离医学观察,直到期满为止。如果期间这些医务人员有出现发热、乏力、咽痛、头痛、呕吐、腹泻、出血现象的话,将对发热病人立即送定点医院。与发热的医护人员相关的医护人员,所有密切接触者,无论有没有发烧或者其他症状,也要立即采取标本开展实验室检测,进行排查。在实验室排查结束以后还要观察21天,直达21天期满为止。”王文杰表示。

(责任编辑:DF134)

【环球财经网-www.do1news.com
最新文章
资讯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