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环球市场 > 财经 >

俄罗斯“有难” 外媒称中国打“合作”牌伸援手

2014-12-21 10:31 来源:  
摘要: 据新华社报道,上月末,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强调,。彭博报道认为,这是习近平为达成提升中国地位的目标做铺垫。该报道援引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
在俄罗斯经济衰退、货币危机时,中国提出愿与俄罗斯扩大能源等产业合作、推动更高水平的贸易投资与金融合作。

  在俄罗斯因西方的最严厉经济制裁及其引发的经济衰退、货币危机苦苦挣扎时,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本周外事会议期间提出,中方愿与包括俄罗斯在内的上海合作组织(上合组织)成员扩大能源等产业合作、推动更高水平的贸易投资与金融合作。外媒认为,这释放了有意帮助俄罗斯渡过难关的信号。

  本周一在哈萨克斯坦举行的上合组织成员国政府首脑理事会会议上,李克强讲话提到,

  在全球经济复苏困难、各成员国经济和贸易增速放缓背景下,我们应同舟共济,共同推动实现更高水平的产业合作、更高水平的贸易投资便利化、更高水平的金融合作,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为地区合作打造新的亮点,培育新的增长点,为各国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知情者向彭博表示,虽然上述讲话内容适用于上合组织的所有成员国,但这番话是直接指向俄罗斯的。彭博报道进而称,任何援助俄罗斯的方案都会让中国得到像美国那样展示大国领导力的机会,一个世纪以来,美国正是借助其高出一筹的金融资源维持对其他经济体的领导地位。

  据新华社报道,上月末,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强调,中国必须有自己特色的大国外交。彭博报道认为,这是习近平为达成提升中国地位的目标做铺垫。该报道援引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俄罗斯经济室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欧亚所特约研究员程亦军评论称:

  如果俄罗斯政府决定向中国政府求助,中国高层领导不大可能拒绝。这将是绝佳的机会,既能展现中国自身的大国地位,也能表明中国是患难与共的朋友。

  至于中国是否决定将下跌带来的收益用于帮助俄罗斯,程亦军认为,这取决于俄罗斯政府是否愿意求助。中俄两国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意味着,如果卢布的危机恶化,中国必然会出手相助。

  本周俄罗斯央行先后650个基点的大幅加息和接近20亿美元的外汇抛售干预汇市,卢布两日跌幅高达近30%,此后虽然绝地反弹逾11%,今年以来跌幅仍有30%以上。俄罗斯总统普京本周在年度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俄罗斯目前形势不应称为“危机”,“外部因素”是卢布汇率大幅波动的主因。最差情况下,俄罗斯经济两年时间能复苏。

  纽约宏观经济与政策顾问机构 PRC Macro Advisors的研究主管之一William Hess本周三报告指出,

  无论如何,普京“都宁可自断一臂,也不会同那些对俄制裁的国家协商金融支持”,正是那些国家的制裁加剧了俄罗斯的危机。

  俄罗斯对中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这意味着,在少有哪一方愿帮助俄罗斯时,中国可能考虑“大胆的举措”。中国领导人可能成为拯救普京的“白武士”。

  不过,到目前为止,中俄官方都未承认存在相关援助计划。普京的发言人Dmitry Peskov称,俄罗斯并未与中国商议任何金融援助。本周四,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秦刚也在记者例会上回应称,中方注意到近期卢布汇率波动和俄罗斯政府采取的相应措施,相信俄方有能力克服暂时的困难。他还说:

  “愿意同上合组织全体成员国一道,加强经济合作,推动各成员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不断挖掘合作增长点,实现共同发展和稳定。”

  事实上,中国近几年的确在能源等领域加强同俄罗斯的合作。中国政府网本周二公布的《本届政府成立以来出台的重要金融政策及成效》中提到,2013年3月新一届领导人执政以来,中国为支持中俄管道供油动用外储250亿美元,为中俄原油增供动用外储673亿美元.

  媒体上月文章曾回顾,从两个多月中俄的各项合作可以发现,两国关系正在从传统的能源大单到货币互换金融合作,再到高铁、甚至宽体客机合作层层推进。

  今年10月李克强访俄期间,中俄签署了1500亿元人民币/8150亿卢布的双边本币互换协议,有效期三年,同时还签署了“莫斯科-喀山”高铁发展合作备忘录,拟推进构建北京至莫斯科的欧亚高速运输走廊,优先实施莫斯科至喀山高铁项目。

  11月9日,中俄签署17项双边合作协议,其中包括中俄第二轮天然气供应框架协议、即300亿立方米的西线天然气供气协议。

  本周一,李克强在哈萨克斯坦上述会议期间会见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时指出:

  中方愿同俄方扩大能源合作。加强高铁合作,落实好两国业已签署的高铁合作备忘录,希望中俄高铁合作工作组抓紧研究莫斯科-喀山高铁项目有关问题,尽早提出总体合作方案。发挥好中俄在俄远东地区的合作互补优势,中方愿扩大向俄远东地区投资,参与远东跨越式开发区建设。中方也愿同俄方探讨在非资源领域尤其是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开展互利合作。

(责任编辑:DF078)

【环球财经网-www.do1news.com
最新文章
资讯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