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注册估值分析师协会组织并举办的2015年注册估值分析师(Chartered Valuation Analyst, CVA)资格认证的秋季考试于上周日(11月15日)在北京、上海、深圳和成都4个城市顺利开考,参加本次考试的考生比去年同期有大幅度的增加,CVA考试的关注度和考前的搜索咨询量也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记者了解到,之所以CVA考试的热度不断增加,主要是因为目前国内资本市场处于蓬勃发展阶段,专业人才尤其是涉及并购及企业价值估值及精通财务建模的人才缺口很大。但是由于缺乏相应的规范与准则,一直以来行业标准和人才评定等方面仍处于空白,因此市场和用人单位都需要一套完善的测评体系来甄选人才。目前,许多企业和金融机构已经开始将CVA系列培训和CVA考试纳入到企业内训、考核和人员培养计划中来。
纵观以往的三次CVA考试,在职人员占全部考生人数的65%左右,行业人数排在前三位的为企业并购投资部、基金和证券部门。在校学生的比例一直占据全部考生的35%左右,也同样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那么,高校学生参加CVA考试的目的是什么呢?记者采访了一些参加完本次考试的在校研究生和本科生,学生们普遍都提到了主要看重的是CVA考试的实用性和预期的CVA证书对就业的帮助。首先,CVA考试的重点是企业并购及价值评估及项目投资决策的实务技能,主要考查考生的并购及投融资专业实务知识和估值建模等岗位技能,是一门应用性非常强的考试。CVA的知识体系弥补了高校金融相关专业重理论轻实践的缺失。这对于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工作岗位衔接是非常有帮助的。其次,因为CVA考试的全部考核的知识和技能是在西方尤其是华尔街普遍应用的金融估值应用方法,也是通常在投行等相关金融机构实习过程中获得和掌握的能力。因此,如果在校生没有拿到投行、券商等金融机构的实习机会,但是经过学习并考取CVA资格证书后,对于用人单位来讲,其岗位技能也等同于拥有相应的实习经验。因此对于毕业生来讲,CVA证书是金融类机构应聘的敲门砖和加分的机会。
CVA考试分为实务基础知识和Excel案例建模两个考试科目,两个科目在同一天完成,全部为计算机上机考试,每个科目3个小时。上午的科目是实务基础知识,主要考核并购及投融资估值领域涵盖的会计与财务分析、公司金融、企业估值方法、并购分析、项目投资决策和信用分析这6个科目的知识体系,考试难度与CFA一级相当,但更偏重实务。下午的科目是Excel案例建模考试,要求考生根据案例中某企业过去三年的历史财务数据和假设条件,在Excel中完成企业未来五年的财务报表预测,以及企业估值和相应的敏感性分析等方面的财务模型操作,完全考察考生的实战经验。CVA考试的考试服务商为ATA机构,ATA是目前国内最专业的考试服务机构之一,承办过国内外许多知名大型及专业类考试,因此CVA考试全过程也为考生们提供了流畅专业高效的体验。值得注意的是,CVA考生可以选择分开科目考试,也可以同时报名两个科目,每个科目成绩保留7年有效。两科目均通过后可以取得由注册估值分析师协会颁发CVA资格认证,CVA持证人同时可以申请成为注册估值分析师协会的会员,参加会员活动、互惠网络资源、获取行业最新资讯并可以获得优先雇主推荐资格。
【环球财经网-www.do1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