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P2P入驻中国,经过9年的自由成长,现已成为人们重要的理财方式。为促使行业更加规范化发展,政府自7月以来相继出台多个政策加强引导,行业发展一路高歌猛进。但行业高速发展的同时,人才荒却愈演愈烈,网贷之家数据显示,截至12月中旬,行业人才需求同比增加22.7%,但人才供给严重不足,出现金融互联网复合型人才一将难求的现象。
高要求致人才一将难求 高薪成“吸才”利器
P2P是互联网新经济形式的代表,许多人才对投身行业持踌躇态度,谨慎入行,是P2P行业人才荒的原因之一,其次,大部分P2P平台注重跑马圈地、规模扩展、客户开发,忽视人才培养,缺乏完善、严谨的人才培养体系也使人才匮乏,其实,最关键的一点在于,行业对人才要求高,需要“二精”人才,既要熟悉网络流程及规则、掌握互联网技术、有互联网思维,同时,还要有扎实的金融基础。
民信公司副总裁翟丹斌表示,“人才缺乏是P2P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目前最为紧俏的人才是产品经理和风控专员,在招聘中,拥有传统金融机构工作经验及拥有FRM(金融风险管理师)资格证的人才容易受企业青睐,对于这部分人才的吸引,企业往往主要是靠高薪来吸引,工资水平要高于其他行业20%。”
内部培训+高校合作 轻松应对人才荒
据悉,许多P2P企业应对人才短缺,都采取过“挖墙脚”的举措,通过高薪、股权“诱惑”,从传统金融机构、互联网公司挖取人才,因为这类人才拥有丰富经验,能快速上手业务,且能直接带来客户资源,帮平台创造利益,但靠高薪挖过来的人才,忠诚度不高,有更高薪酬诱惑,会选择再次跳槽,从企业持续、稳定发展来看,挖人才不是长久之计。
“内部培训+高校合作才是轻松应对人才荒的正确战略,”翟丹斌表示,“企业内部应建立完善的培训机制,加强对新老员工的专业知识培养,我们成立了民信大学,拥有专业的讲师及完善的培训机制,致力于满足内部员工终身学习,让员工不断成长,另外,与北京邮电大学建立合作关系,建立互联网金融实践基地,实现资源共享,培养更加专业的互联网金融人才,促进自身平台及行业快速发展。”
21世纪最重要的是人才,P2P平台谋发展,人才储备是重要基石,拥有优质人才,才能在竞争博弈中取胜,跟上互联网金融时代的脉搏跳动。作为行业引领者之一的民信,已搭建完善的人才培训机制,从内外巩固人才培养,将在持续、长久发展上占领先机。
【环球财经网-www.do1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