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于翔 转自:手游龙虎豹
上海电影节成立、开拍三部重工业电影、成立娱乐产业基金……中影游娱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影游”)从成立之初仿佛就和电影产业走得更近一些,以至于龙虎豹一度误以为这是一家电影公司。而这家由前畅游CEO王滔和《大圣归来》出品人路伟创立的娱乐公司,含着金汤匙出生,游戏和电影的双重加持使其生来就获得了资本的青睐,天使轮已估值15亿人民币。

王滔、路伟、李沛泽共同创办中影游
除了王滔和路伟,这家新生的公司还有一位年轻的创始人,他就是前畅游互联事业部副总裁、畅游页游及海外事业部总经理李沛泽,他在中影游担任总裁一职。也正是由于李沛泽的沟通运作和资源整合,才促成了王滔和路伟的这次合作,以及中影游的诞生。李沛泽在上海电影节上首次提出的“高概念影游”,也为目前大热的“影游联动”赋予了全新的含义。抱着“中影游的高概念影游到底是什么?究竟是影视公司跨界做游戏,还是游戏公司拍电影?”等诸多疑问,龙虎豹对李沛泽进行了专访。
以下为采访实录:

中影游总裁——李沛泽

在上海电影节上李沛泽首次提出打造“高概念影游”
龙虎豹:王滔在游戏圈是非常神秘、低调的一位大佬,你如何看待和他的这次创业?
李沛泽:我们讨论了很多商业模式,最后选择了“高概念影游”这个方向,是因为通过这个模式,我们和路伟能够非常好的结合团队优势,动漫电影和高品质的游戏极度匹配,可以顺势创造很多有长期价值和持续竞争力的IP形象。
关于王滔,首先,他是产品天才,经常会有一些深刻犀利的思路,这跟他资深程序出身,具备超强逻辑思维和思考习惯有关,他的理念是一切基于用户需求,很多产品经理会说某某设计有问题,但他的逻辑是先把需求满足到极致再说,周边问题最后解决,否则畏首畏尾什么都做不好,这个思考方式对我的影响也非常大。
同时,他是特别为朋友着想的人,无论遇到什么事,第一个想到的是朋友不能有问题,之后才是自己,这点特别不像一个老板,更像是一个带着兄弟们实现梦想的大哥,他经常跟我说“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也正是他做人的原则,所以才会有这么多人,义无反顾的跟随。
“真正的联动,是大家能够认清自己的定位,明白在一个内容产业的大圈子里,自己所能贡献的价值和不足”
龙虎豹: 市场上都在说“影游联动”,对于这个概念你怎么理解?
李沛泽:目前的影游联动,更多是整合营销行为,而不能真正联动,这里面最大的问题在于产品之间无法整合。有时间原因,启动合作较晚;有保密因素,影视作品核心内容前期无法让游戏团队了解;有配合因素,毕竟至今为止有实力的影视公司和游戏公司都是各自为战,大公司如同航母调整起来非常慢,而且公司达到一定规模,只能叫集团公司,内部其实还是独立个体,不易打通;
我理解的真正联动是大家都能够认清自己的定位,明白在一个内容产业的大圈子里,自己所能够贡献的价值和不足。电影最大的优势是短时间内制造一个流行趋势,而这种趋势是呈爆发性的。在这种情况下,电影把整个IP故事中最精彩的部分先展示。为什么《指环王》拍完了三部曲才去拍前传?你没看过《指环王》看《霍比特人》可能就觉的差点意思,《X战警》也是,都是火了正传再拍前传。但影视剧的问题在于热度维持比较困难,间隔较长,作品的空档期如何利用。
而游戏最大的优势是用户可以充分社交,沉浸体验,且形式丰富,不同类型的产品可以覆盖更多的用户群。缺点是用户缺少对游戏剧情的耐心。
所以结合起来,电影做曝光,游戏和周边做品牌和品牌延续,我知道现在有不少同行会提到要从小说到动漫电影,再到游戏、音乐、戏剧做全产业布局,我们不想画这么大的饼,而是专注于我们最擅长也最保险的领域。因此我们当前不做连载动漫,连载动漫的优势是可以延续品牌,但前提是有足够的关注度,这个关注度来自于电影的成功。如果一开始我们在保证形象统一的情况下,用电影和顶级游戏的标准制作动漫,成本必然是超千万美金的,在IP形象成功前启动并不是稳妥的作法,影游成功以后可以规划。
龙虎豹:之前公布的“高概念影游”,在我看来这是一件很大的工程。在中影游的规划里,首先第一阶段要实现什么?
李沛泽:因为我们是内容产业,所以第一步肯定是组建顶级团队,这个领域恰恰是我们的优势。无论是王滔在游戏领域的积累,还是路伟在动漫电影领域的成绩,都是这个商业模式成立的前提。单就游戏团队来说,现在的核心团队在各自领域的积累平均超过13年,大家是游戏圈最资深的一批老兵,很多人都是放弃了知名公司高管和创业公司股份来跟王滔一起做大事的。
第一步顺利成章,第二步要做的就是IP储备。在这方面我们坚持只围绕大题材进行IP的建设与储备,并为打通做超级形象联盟做准备。其道理很简单,为什么《大圣归来》可以成为去年国产电影中为数不多的成功者?如果没有《西游记》可能很难达成。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把中国当前的大题材细分为三条线,每一条线都具备有相当巨大的用户基础。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在这三条线的基础上去补充IP,而后进行具体细节的制作。
“中影游要做的是围绕一个整体的题材做平行世界观和数字形象的孵化,同时进行影视与游戏的孵化。”
龙虎豹:听你说围绕IP进行打造与储备,有一个问题我觉的需要弄清楚。就是中影游的定位究竟是游戏公司做影视?还是影视公司去做游戏?这二者明显是不一样的。
李沛泽:严格意义上来讲这两种模式哪一种也不算。无论是影视公司做游戏,还是游戏公司做影视。其模式都是在具备一个成功IP的情况下去进行品牌外延。而生产IP的关键不是从哪里入手,而是如何最大成功概率的打造出顶级IP,所以中影游要做的是围绕一个整体的题材做平行世界观和数字形象的孵化,同时进行影视与游戏的孵化。
在这个模式下,我们要把最精彩的故事或者角色通过电影抛出去,他承载的是这个题材之下最核心、最经典的故事。之后通过各类型的游戏来完善和补全平行世界观。
龙虎豹:这个过程中为什么希望先是电影成功而不是游戏先成功?如果电影没有达到预期是否会有影响?
李沛泽:国内因为单机盗版、页游洗渠道透支游戏体验、缺少电视游戏级别的作品等很多因素的影响,用户对于通过游戏了解一个新故事的耐心越来越少,所以需要通过电影首先打开局面。而动漫电影与游戏联动的最大优势在于形象统一。拍真人电影你很难与游戏形象产生关联,但是动漫电影则不然,所有的素材都可以在游戏中找到,是一模一样的。
即使一旦影视票房没有达到预期,你看到的是什么?一款拥有价值3000万美金的顶级宣传素材,全网有3000万+品牌曝光的大题材游戏产品。而且我们所有的题材选择都是全民题材,所以不存在认知问题,而这样的营销,配合同期最好的画面和成熟的玩法,效果可想而知。
举例来讲,当时畅游做《鹿鼎记》时宣传CG是450万元人民币,腾讯做《斗战神》的CG花费超过1200万人民币。花三千万美元做的动漫电影,故事性的传播效果一定比宣传片好。
当然如果未来VR,全息以及各种新技术的应用,让用户通过游戏去认识新故事的机制成熟,我们也会尝试通过游戏同时去讲最精彩的部分。
“形象这件事一定是要通过跟随用户、与时俱进的故事去托的,你没有故事承接,时间长了大家也会觉的没意思”
龙虎豹:你希望把IP的生命周期放到某一个角色形象上,但你如何让用户把关注度都聚焦在这些角色形象上?
李沛泽:形象之所以会随着影视作品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消逝,最根本的原因还是你的世界观构架问题。即你的世界观是否有具有延展性?简单来说就是你的故事是否能够与时俱进?
拿《红楼梦》来举例,今天的年轻人可能会出于敬仰经典的心态读上一遍,但很难讲有多喜欢这本书。这里面就有一个时代的问题,如果你的形象能够持续的跟着时代去变,那就能够始终活在大家身边。事实上今天很多我们熟悉的美漫形象像,如《钢铁侠》、《美国队长》都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了。还有比较经典的案例是《神奇女侠》,最早这个角色创立的初衷是基于女权主义,但随着时代的推移女权主义不是热点,而神奇女侠的形象也跟随时代的变化日趋性感,故事也在不同时代上演,这个形象就得到了不同年龄层受众的喜爱。我们要做的就是参考这些案例,去围绕当下的热点和大家关注的方向去编一个新的故事。因为形象这件事一定是要通过故事去托的,你没有故事承接,时间长了大家也会觉的没意思,之前的老故事大家都不爱看了,感觉过时了。
龙虎豹:听上去,这个模式不是个纯消耗热度和流量的做法,那你如何在实际的执行层面实现这一点。
李沛泽:我们第一次开研发会的时候王滔曾经对研发人员说过一句话:“你开发出的产品与美术质量,哪怕因为种种原因没有最终成为爆款,但至少能够让人感觉你做这个产品是用了心的,这样不影响我们的口碑,暴雪也有不成功的作品,但是每一部作品都是良心之作。”这跟他的做人原则“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相通的,公司的品牌和声誉也是要不断积累的。
其次还有一点,中影游一直没有说自己只做手游或者某一方面的游戏。我们更愿意基于我们的形象与市面上流行的游戏形式去进行有机结合。只要我们认为形象和这个游戏形式有结合度,那我们就会去做。我们对于游戏可利用技术的发展是往前看的,不管是VR、AR、还是全息?比如我们在VR上就有很强的技术储备,内容平台做到后期必然技术趋于同质化,最后剩下的就是看品牌。所以我们只要能跟上潮流,跟的上当前最高水平,结合IP都是会成功的。毕竟我们有忠诚的粉丝去持续消费,这是一个长期的事情。
龙虎豹:你强调的是游戏与电影的同步立项,你怎么规避在后期可能出现的不协调或者互相矛盾这种风险?
李沛泽:首先动漫电影和游戏用户的目标用户群重合度非常高,这就保证了我们在立项之初,大家的思路是一致的。
其次,我们将根据这个题材构建平行世界观,这个层面上,大家是一同讨论的,会同期启动多个剧情版本的讨论,最终选择出最精彩的部分,作为影视制作,其他部分用游戏补全世界观,同时针对精彩部分的每个配角,我们会单独立传和影视团队周会沟通,保证整个平行世界的逻辑性和扩展性。
第三,动漫电影的制作周期是2年以上,时间是非常充分的,所以我们会结合动漫电影的节奏设计手机游戏、VR游戏,手机游戏也会有不同的类型,所以整体节奏上是一致的。同时动漫电影和大体量游戏的打造流程几乎是完全一致的,所以影游在每个流程环节上都有类似的节点,例如动漫电影工业很多流程是学习EA的,这个展开说够讲半个小时了,有时间可以详细介绍。
龙虎豹:现有的影游联动模式下,其实影视和游戏之间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用户互通,只是在洗量。在你的模式里是怎样的?
李沛泽:因为我们是一家公司同步操作影视和游戏,所以我们可以在商业模式上做一些创新。举例来讲一张电影票的成本差不多是四十块钱左右,这跟游戏在渠道买量导入一个有效用户成本差不多,这种情况下,我们完全可以直接免费送票,因为游戏获得用户和流水,影视获得票房,用户得到更多的服务,同时VR也可以融入进来,打通体验。
龙虎豹:最后一个问题。刚才提了很多电影方面的东西,但是在中影游体制下,影视业务是怎么运作的?
李沛泽:影视作品是项目制的,每个作品完成创造和团队组建后,都会引入投资,这些投资包括院线、发行等有资源的公司,也包括路伟最擅长的众筹金融,目的是保证作品除了内容品质外,得到更多的影视圈和社会资源来推动,这方面我们会整体规划题材线和形象设计并参与具体的项目投资。
中影游的办公区坐落于中影股份七楼一个格调典雅的半开放区域里,游戏团队和电影团队仅用几扇别致的屏风和古画相隔,这和龙虎豹之前见到的游戏公司大不相同,而就在受访之前,李沛泽刚刚组织影视和游戏团队就最新的电影剧情做了游戏的可行性延展,这样的氛围让龙虎豹觉得,中影游打造出“高概念影游”的可行性无比真实。
龙虎豹这样总结李沛泽口中的“高概念影游”:在同一题材下同期对电影与游戏同时立项,而后横向依托电影与游戏的各司其职,为同一IP构建平行世界观,塑造符合时代用户需求的形象,尽可能的吸引用户。而在纵向层面,凭借IP与形象的相互衬托,进一步的增强现有IP用户的粘着度与忠诚度。这二者最终的结合,无疑给了中影游在市场上不同于其它企业影游联动的模式,同时也赋予了其以更大的想象力与操作空间。

电影《奇侠》《混世四猴》《十二宫》海报
【环球财经网-www.do1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