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改革概念催16银行股估值重塑 民生建行抢眼
http://money.591hx.com 2014-12-15 10:00:05 【 】
“股上涨的核心逻辑主要是因为它便宜,目前是估值回归的过程。”当时市场强烈的降准预期也是刺激银行股上涨的原因之一。
12月4日,上证指数站上2899.46点,上涨119.93点,这也创下两年来单日最大涨幅。这一天,可能很多机构没有预期到近乎120点的反弹会如此快速地来临。但更出乎意料的是,一向以“白菜价”著称的银行股全线爆发,引领此轮的集体走高。
其中以 (600016.sh)为例,其12月4日单日涨幅为9.37%,领衔16只上市银行股及快速拉升,同时也刷新该股近半年来的单日成交额纪录。值得注意的是,在12月2日,民生银行更是出现今年罕见的一次涨停。当日,16只银行股平均涨幅为6.31%。
这波上涨持续了近一周时间,据统计,自12月2日至8日,平均涨幅约为15.59%,而其间上证指数的涨幅为12.69%。其中民生银行、 (601939.sh)、平安银行 (.sz)、银行 (601288.sh)、 (.sh)、 (.sh)、 (.sh)的涨幅均超过平均水平,分别为28.51%、27.56%、24.94%、19.15%、16.78%、16.36%、16.24%。
“这轮反弹相当出乎意料。以往的反弹都是拉锯战式前行,但不同以往,这一次走得很强势。市场这么走,简直让人看不太懂。”北京经理吴丽娜颇为疑惑地表示,按照以往,公募或者私募基金都是低配板块,但金融板块恰恰是这一波行情的引领者。而迫于跑输指数的压力,基金经理只能高位追加银行股。
对于上涨的原因,多位研究人士和投资者向周报记者表示,银行股猛然放量集体上涨的原因有业绩和主题投资及股价低估等原因所致。
在业内投资者看来,银行股的上涨就像是导火索已经引爆了市场做多的热情。截止到目前,已有巨额资金强势介入了这一板块,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公、私募迫于跑输的压力被迫加仓并推动了行情的持续上扬。
机构加仓银行股
经历了几日短暂的辉煌后,12月9日,沪指冲高后回落,大跌4.21%失守3000点,报2892.22点,深证成指报10323.34点,跌幅2.15%,指报1511.01点,跌幅3.53%。
与此同时,银行板块遭遇重挫,平安银行逼近跌停,农业银行逼近跌停。
尽管对于银行股的离奇走势,多位投资经理目前对银行股仍持整体谨慎回避的态度,但也有部分机构态度积极,加仓买入银行股。
根据近一个月来的龙虎榜交易显示,机构资金是追捧银行股的重要力量。
11月28日,光大银行 (601818.sh)、交通银行、平安银行、 (.sz)的前五大买入席位中均出现了机构专用席位,有两家机构分别买入了16794万元、15519万元光大银行,四家机构分别买入14275万元、12925万元、12586万元、10204万元交通银行。
其中,买入光大银行的前5个席位中,第2、3位都是机构专用的席位,合计买入3.23亿元,卖出的前5个席位全部都来是营业部的席位。
在宁波银行涨停当天的买入前5名席位中,就有两家属机构专用席位,合计买入5264万元,并且没有卖出金额。与这两家机构一起买入的还有著名的游资大本营国信证券深圳红岭中路营业部,买入金额2476万元。
平安银行的交易席位中也有机构的身影。当天共有国泰君安交易单元两家机构席位上榜,合计买入2.78亿元,而在卖出的前5个席位中也没有机构的身影。
与此同时,除了券商之外,机构也加入看多行列。12月2日,安邦保险发布举牌民生银行的公告称,截至2014年11月28日,安邦保险持有民生银行共计170203.09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5%,民生银行股价几近涨停。
按照一位基金经理的加仓逻辑,“尽管以往机构基本都是看空银行股的,主要是因为银行股的净资产收益率到顶、坏账积累等等。但同时也要看到,随着银行以及银行股将推行员工持股计划等频频政策的不断释放,未来银行股或许还会有20%左右的上涨空间。”
有人看多也有人看空。事实上多数机构对银行盈利下滑有所担忧。“从长期看,银行利润是呈现下滑趋势的,同时坏账风险也在积累加大。”
银行股异动解读
多位研究人士与私募投资者向理财周记者表示,银行股猛然放量集体上涨的原因有低估值和政策性利好等多元诱因。
“银行股上涨的核心逻辑主要是因为它便宜,目前是估值回归的过程。”上海一位私募基金总经理向理财周报记者表示,当时市场强烈的降准预期也是刺激银行股上涨的原因之一。
申银万国在其中指出,政府自上而下推动金融企业混改决心坚定,为保障国有资产不流失,银行股股价至少达到1.1倍净资产以上,才可引入新的投资者;相比现在行业0.8倍15年pb,30%以上的股价低估是银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最大障碍,30%以上的股价空间也是银行股未来一年必然的价值盛宴。
与此同时,“投资者可重点关注银行板块。市场估值洼地的周期性品种,投资者也可以适当关注。”英达研究所所长表示。
另外,也有分析人士认为,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也是银行股的重大利好。“其建立有利于改善金融效率,最终必然进一步推进信用市场化,推动银行风险定价体系的完善和信用利差的扩大,有利于无风险利率进一步下降,因此对银行板块的估值具有正面意义。”
不过,北京某私募投资总监王世生向理财周报记者表示,银行业也沾上了此轮金融改革的顺风车。一方面,利率市场化改革背景下行业将迎来新的整合期,上市银行有望并购重组,已经上市的银行拥有资源和资金优势,在整合的过程中无疑占有先发优势。
“另一方面,银行贷存比监管有望松动,银行可贷资金将增加,而这部分资金可能产生更大的利润。”王世生补充。
王世生也做出风险提示,“以往来看,金改概念股炒作,主要是政策驱动的主题投资机会,股价往往只是昙花一现,所以投资者后市不要对股价存在过高的期望。”
(责任编辑:df150)
【环球财经网-www.do1news.com】